茶韵飘香
苍梧六堡茶
苍梧县的六堡乡位于北回归线北侧,年平均气温21.2℃,年降雨1500毫米,无霜期33天。六堡乡属桂东大桂山脉的延伸地带,在境内从塘平到不倚,从四柳到高枧。从梧垌到合口这些村镇,峰峦耸立,海拔1000~1500米,坡度较大。茶叶多种植在山腰或峡谷,距村庄远达3~10公里。那里是个林区溪流纵横,山清水秀,日照短,终年云雾缭绕。
历史上,六堡茶产区有恭州村茶、黑石村茶、罗笛村茶、蚕村茶等,以恭州村茶及黑石村茶品质最佳。据记载:村所产的茶,因其地处崇山峻岭,树木翳天,所植茶树得水分已足,且高山得雾独多,每天午后,太阳不能照射,则蒸发少,故其茶叶厚而大,昧浓而香,往往价格昂贵。其次为黑石村所产之茶。其山为黑石与坭所造成,溪涧之水长流,故茶树得水足,茶叶大而厚。除六堡外,苍梧县的五堡乡狮寨,相邻的贺县沙田,以及岑溪。横县等20多个县均产六堡茶,邻近的广东罗定、肇庆等地也产六堡茶。六堡大部分为云班石沙岩。风化变成黄赤色沙土,含磷、铁 质多,当地主产稻谷、木薯、红薯、木材、松脂、竹、竹纸及茶叶等。
六堡茶名扬已久,一直以出口为主,为东南亚所喜爱,但近一两年犹如老树发新枝一般越发推崇.这不仅是因为国人喜茶好茶者日甚,更是因为其独有的风味品质和保健作用逐渐被人们重新认识.喝六堡茶,论六堡茶,藏六堡茶已成为茶友追求的新时尚。
六堡茶属黑茶类,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是一种后发酵茶;六堡茶品质优良,独具特色,外形茶条壮重,色泽黑褐油润,间有黄花,内质香气陈纯,具有独特槟榔香味,汤色红浓,滋味醇厚爽口,叶底红褐;耐于久藏,越陈越好,素以”红、浓、陈、醇“四绝著称。在清朝曾为朝廷贡品,到了近代,众多国家领导人更是将其视为养生珍品。六堡茶[英文名:LIU PAO TEA],产于梧州市苍梧县六堡乡,“六堡茶”一名因产地而得名。六堡茶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历史悠久,名传遐迩,远销两广、港澳、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地区),深受广大侨胞和各界人士喜爱。早在清嘉庆年前后,在马来西亚等地的侨胞中,都已普遍用六堡茶作治病驱痢和解暑的生活饮品,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就以其特殊的槟榔味入选中国24名茶之列。
六堡茶六大主要功能
1、健胃养生、排毒、通便;
2、提神醒脑、消除疲劳;
3、除油腻、助消化、醒酒;
4、利尿解毒、杀菌消炎防病;
5、降血压、防动脉硬化;
6、防辐射、抑制癌症;
7、保健美、减肥胖、延年益寿等。
六堡茶四绝,红——汤色透彻、深红明亮。浓——汤色红浓、滋味醇厚。陈——香气陈醇、具槟榔香。醇——滋味甘醇、口感爽滑(茶味厚隔宿不变,越陈槟榔香越浓.)六堡茶与其它黑茶的异同点黑茶成品繁多,制作技术和造型方法不尽相同,形状多样化,风味各异。
六堡茶是中国名茶,为广西梧州著名的土特产。六堡茶是后发酵黑茶类的典范,因产于广西梧州市六堡镇而得名,其产制历史可追溯到1500年前,据专家考证,六堡茶兴于唐朝,始盛于宋朝,繁荣于清朝,明清年间更被列为贡茶。
在清嘉庆年间,六堡茶就以其特殊的槟榔香味而列为全国24个名茶之一,“畅销于穗,港,澳等地”,并以其的“红,浓,陈,醇”的四绝品质享有鼎鼎盛名。
“红”:干茶色泽黑褐光润,而汤色似琥珀,深红明亮,叶底红褐。
“浓”:汤色红浓,滋味醇厚。
“陈”:香色陈纯,具有陈香和独特的槟榔香味。
“醇”:滋味甘醇,口感爽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