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韵飘香

仙人掌茶

2010-05-12 22:12

产地: 湖北当阳境内的玉泉山
  类别: 绿茶
  茗生此中石,
  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
  采服润肌骨。
  唐·李白
  仙人掌茶,又名玉泉仙人掌,产于湖北省当阳市玉泉山麓玉泉寺一带,为扁形蒸青绿茶。仙人掌茶的生产历史,据《全唐诗》第178卷、《当阳县志》及《玉泉寺志》记载,始创于唐代玉泉寺,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创制人是玉泉寺的中孕禅师,此僧俗姓李,是诗人李白的族侄。每当春茶竞相迸发之际,他就在珍珠泉水汇结成的玉泉溪畔的乳窟洞边,采回茶树的嫩叶,运用熟练的制茶技术,制出扁形如掌、清香滑熟、饮之清芬、舌有余甘的名茶。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中孕禅师云游江南,在金陵(今南京市)恰遇李白,以此茶作见面礼。李白品茗之后,觉得此茶外形“其状如掌”,内质“清香滑熟”,与自己品尝过的许多名茶相比,别具一番风味。又听说此茶是在玉泉寺新创制出来的,遂命名为“仙人掌茶”。
  仙人掌茶产于湖北当阳境内的玉泉山。该处远在战国时期就被誉为“三楚名山”,山势巍峨,磅礴壮观,翠岗起伏,溪流纵横。据考察,仅树木品种就多达300余种。更有香飘四海的月月桂,花瓣千枚的千瓣莲,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这里山间云雾弥漫,地下乳窟暗生,山麓右侧有一泓清泉喷涌而出,清澈晶莹,喷珠漱玉,名为珍珠泉。用此水泡茶,茶味更具鲜醇。生产仙人掌茶的玉泉寺,是我国佛教的著名寺院,它与江苏南京的栖霞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山东长青的灵岩寺,素称为“天下四绝”。据载:北宋天禧末年,玉泉寺规模之大为“楼者九,能殿者十八,三千七百僧舍”,常住和尚1000余人。此后屡遭兵劫,几经重修。如今这里办起了玉泉寺茶场。1981年开始,恢复了“仙人掌茶”的试制工作,一举成功,多次被评为湖北省的优质名茶。
  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文,其名定谁传。
  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
  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诸天。
  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品尝了仙人掌茶后,写下的诗篇。据《当阳县志》及《玉泉寺志》记载,仙人掌茶的创始人是玉泉寺的中孚禅师,此僧俗姓李,是诗人李白的族侄。中孚禅师不仅喜爱品茶,而且自己能制得一手好茶。每当春茶竞相迸发之际,他就在珍珠泉水汇流成玉泉溪的乳窟洞边,把采来的茶芽叶,制出扁形如掌、清香滑熟、饮之表芬、舌有余甘的名茶。在唐肃宗上元元年(760),中孚禅师云游江南,在金陵(今南京)恰遇其叔李白,中孚就以此茶为见面礼。李白品饮之后,觉得此茶其状如掌,清香芬芳,与自己品尝过的不少名茶相比,别具一番风味。又听中孚介绍,此茶是他在玉泉寺亲自创制出来的,遂命名为仙人掌茶。李白赞叹之余,诗兴勃发,旋即作了上述诗篇。
  从此,仙人掌茶更名扬天下。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有“楚之茶,则有荆州之仙人掌”的记载。明代黄一正所辑的《事物甘珠》,也把“仙人掌茶”列在全国名茶中。清代李调元撰写的《井蛙杂记》中亦有“品高李白仙人掌”的美称。但千年玉泉寺,几经兴衰,仙人掌茶也一度失传。
  现今,仙人掌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扁平似掌,色泽翠绿,白毫披露;冲泡之后,芽叶舒展,嫩绿纯净,似朵朵莲花挺立水中,汤色嫩绿,清澈明亮;清香雅淡,沁人肺腑,滋味鲜醇爽口。初啜清淡,回味甘甜,继之醇厚鲜爽,弥留于齿颊之间,令人心旷神怡,回味隽永。
  仙人掌茶品级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特级茶的鲜叶要求一芽一叶,芽长于叶,多白毫,芽叶长度为2.5—3厘米。加工分为蒸气杀青、炒青做形、烘干定型三道工序。
  蒸汽杀青在蒸笼内进行,温度达近100℃,蒸汽杀青时间为50—60秒钟,以鲜叶失去光泽,呈现灰绿,发出清香,叶质柔软为适度。蒸汽杀青后,即予扇凉,进行炒青做形。
  炒青做形又分头青、二青、做形三个步骤,是形成仙人掌茶独特外形的关键工序。头青炒法主要采用“抖”,并须抖得快、散得开;二青炒法采用“抖”、“带”结合,使茶叶初具条形;该茶掌形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做形”。其法是交手四指并拢,拇指分开,平平地伸入锅内,采用“抓”、“按”等手法炒制,力求茶叶扁平挺直,约七成干时,进行烘干定形。至含水量5%左右时,出烘包装收藏。
  该茶外形扁平似掌,色泽翠绿,白毫披露,观之令人爽目;冲泡之后,芽叶舒展,嫩绿纯净,似朵朵莲茶挺立水中,汤色嫩绿,清澈明亮;清香雅淡,沁人肺腑,滋味鲜醇爽口,初啜清淡,回味甘甜,继之醇厚鲜爽,弥留于齿颊之间,令人心旷神怡,回味隽永。
  目前玉泉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地之一。这里竹木幽深,花艳竹翠,铁塔棱金,亭台如画,游客络绎不绝,仙人掌茶也是游客慕名必尝的佳茗,正如到旅游杭州西湖必尝西湖龙井一般。
  目前,玉泉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地之一。这里竹木幽深,花艳竹翠,铁塔棱金,亭台如画,游客络绎不绝,仙人掌茶也是游客慕名必尝的佳茗。
  仙人掌茶作为玉泉寺待客之珍品,制作绵绵不绝。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楚之茶,则有荆州之仙人掌”的记载;黄一正辑的《事物绀珠》,全国名茶中有“仙人掌茶”的记载。清代李调元撰写《井蛙杂记》中亦有“品高李白仙人掌”的赞誉。
  翠岗起伏,溪流纵横的玉泉山,山势巍峨,磅礴壮观,战国时就被誉为“三楚名山”。据考察,仅树木品种就多达300余种,不仅有四季飘香的“月月桂”,更有花瓣千枚的“干瓣莲”。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山间古木参天,云雾弥漫,翠竹摇影,四季常绿;地下乳窟暗生、特别是山麓右侧有一泓清泉喷涌而出,清澈晶莹,喷珠漱玉,名为“珍珠泉”。造就了玉泉山麓优越的植茶生态环境。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质肥沃,生长的茶树芽叶质软肥壮,萌发轮次多,从杨柳吐翠的3月,到丹桂飘香的9月,采摘期长达7个月之久。
  玉泉山麓的玉泉寺,是我国佛教的著名寺院,据方志记载,东汉建安年间,就有普净和尚在此结茅为庵。隋代开皇年间,智凯国师正式创建了玉泉寺,与江苏南京的栖霞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山东长青的灵岩寺并称“天下四绝”。北宋天禧末年寺院规模宏大,“为楼者九,能殿者十八,三千七百僧舍”,常住和尚千人。此后屡遭兵劫,几经重修,现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之一。1962年这里办起了玉泉寺茶场,1981年开始恢复仙人掌茶的试制工作,一举成功,并多次被评为湖北省的优质名茶。
  仙人掌茶品级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特级茶的鲜叶要求为一芽一叶,芽长于叶,多白毫,芽叶长度为2.5~3厘米,加工分为蒸气杀青、炒青做形、烘干定型三道工序。
  蒸气杀青在蒸笼内进行,温度达100℃,蒸气杀青时间为50-60秒钟,以鲜叶失去光泽,呈现灰绿,发出清香,叶质柔软为适度。蒸气杀青后,即予扇凉,进行炒青做形。炒青做形又分头青、二青、做形三个步骤,是形成仙人掌茶独特外形的关键工序。头青炒法主要采用“抖”,并须抖得快,散得开;二青炒法采用“抖”、“带”结合,使茶叶初具条形;该茶掌形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做形”。方法是将四指并拢,拇指分开,平平地伸入锅内,采用“抓”、“按”等手法炒制,力求茶叶扁平挺直,约七成干时进行烘干定形。至含水量5%左右时出烘包装收藏、出售。

 

      仙人掌是天然保健植物,是集食品、美容、药物、观赏于一身的理想食品。据世界卫生部组织考察墨西哥人世世代代吃仙人掌,使他行摄入了较多的纤维素和对人体很珍贵的微量无素,他们患绝,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发病率与世界地区相比,以墨西哥为最低,这与他们长期食用仙人掌有关系.食用一片仙人掌可满足正常人一天维生素需要的50%.铁需要的70%,而且能除去体内多余胆固醇.脂肪和糖分,从而抑制肥胖症和动脉硬化,起到降血.血脂.血糖.抗氧化.防衰老的作用.在墨西哥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一天一片仙人掌,年龄不随时间长.所以仙人掌被食品专家誉为"二十一世纪人类最佳保健食品"。  我公司特骋请浙江省农科院专家来本公司研制尼松牌仙人掌保健茶和蜂蜜仙人掌饮品等科技新产品。 1.仙人掌茶:长期饮用能美容养颜,减肥降脂;2. 蜂蜜仙人掌饮品:长期饮用能改善胃功能,润肠通便,延缓衰老,该产品在国内尚 属首创。目前我公司正在申办专利,不久将批量生产,投放市场。  仙人掌已作为新世纪保健食品新宠物,是中国保健食品中的佼佼者,因此,发展仙人掌载植、开发仙人掌保健食品,前景十分看好!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