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韵飘香

民族茶俗

2010-05-04 10:01

西南民族“吃茶”盛行

  抓一把茶叶,开水冲泡后饮汁弃渣,这是现代人最常见的饮茶方式。但是,我国茶文化专家对西南地区各民族“吃茶”习俗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大规模调查后发现,在茶叶原产地及其周边的若干个省的山区,苗、侗
2010-05-04 10:00

布依族的“姑娘茶”

  饮茶,以茶水待客,也是布依族人的习俗。一有客人来到布依族人的家中,主人往往先递上烟,然后敬茶。 布依族人用的茶叶都是自采自制,有时也上山去采些和茶叶一样能泡开水饮用的其他植物的嫩叶,然后
2010-05-04 09:59

迤西回族茶俗

  在我省西部大理地区为中心的玉洱银苍间,回族作为信仰伊斯兰教的世居民族,同其他世居兄弟民族和谐共融,在固守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引承接了周围兄弟民族的优秀养份,立足于自身的环境特点,创造形成
2010-05-04 09:58

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饮茶习俗

  中华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民俗也多姿多采。而饮茶是中华各族的共同爱好,无论哪个民族,都有各具特色的饮茶习俗。现将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日常饮茶品类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我国55个少
2010-05-04 09:56

西藏茶俗

  西藏有"世界屋脊"之称,茶叶是当地人民补充营养的主要来源,因此成了西藏人民不可缺少的生活食品。目前,西藏的年人均茶叶消费量达15公斤左右,为全国各省、区之首。 藏族饮茶,有喝清茶的,有喝
2010-05-04 09:55

维吾尔族饮茶习俗

  若至维吾尔族人家作客,一般由女主人用托盘向客人敬第一碗茶。第二碗开始,则由男主人敬。倒茶时要缓缓倒入茶碗内,茶不能满碗。客人如不想再喝,可用手将碗口捂一下,即是向主人示意:已喝好。喝完茶
2010-05-04 09:53

古老的阿佤茶俗

  佤族自称“阿佤”,其先民是古“百濮”的一支。清代有“嘎剌”、“哈瓦”、“卡瓦”等不同之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佤族,意为“住在山上的人”。 在沧源县境勐省、曼帕、曼坎等地海拔两千多米的山崖上
2010-05-04 09:51

咸奶茶与蒙古族饮茶习俗

  我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地的风俗习惯各有特色。蒙古族与新疆、西藏的牧民一样,蒙古族人民喜欢喝与牛奶、盐巴一道煮沸而成的咸奶茶。 蒙古族人民喝的咸奶茶,用的多为青砖茶和黑砖茶,并用铁锅烹煮
2010-05-04 09:48

中国各民族饮茶习俗大观

  中国是世界茶叶的故乡,种茶、制茶、饮茶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又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各族人民有着各种不同的饮茶习俗,真可谓“历史久远茶故乡,绚丽多姿茶文化。”

茶与祭祀

2010-05-04 10:42

皇茶祭天祀祖仪式

  祭天祀祖是封建中央朝廷虔诚祭祀神灵的大典,所有祭祀用品均有严格规定,并且非常讲究。蒙顶皇茶就是规定用品之一,它采摘的时间、地点、制作均有严格规定,不得造次。蒙山胜景之一皇茶园内的茶,就是当年规定的祭祀用茶。 皇茶园始建于唐代,呈长方形,长7米,宽5米,四周有石栏围护,栏高l.2米。正面有双扇石门,门上横额书“皇茶园”,两侧镌刻着“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对联,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正式命名。园内有仙茶七株,相传为西汉时邑人吴理真(号“甘露大师”)亲手种植。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蒙顶茶开始入贡皇室,“皇茶园”从此名扬神州。皇茶的采摘和制作尤为神圣。旧时,历代名山县地方官
2010-05-04 10:40

茶与祭祀文化

  祭祀是我国古代社会中较婚姻更为经常的一种礼制和生活内容。那么,茶是什么时候开始用来作祭的呢?一般认为,茶是在被用作饮料以后,才派生出一系列的次生文化的。这也即是说,只有在茶叶成为日常生活用品之后,才慢慢被用诸或吸收到我国礼制包括丧礼之中。我国随葬用的明器,《释名》称“送死之器”,主要是一些“助生送死,追思终副”的物品。至于祭礼,如东汉阮瑀在七哀诗中所吟:“嘉肴设不御,旨酒盈觞杯”,都是死者生前享用和最喜欢吃的那些东西。在上引诗句中,可以约略看出,我国大致在东汉时,至少这时的北方,还没有用茶来作祭礼。 我国以茶为祭,是在以茶待客,大致是两晋以后才逐渐兴起的。从文献记载来看,如唐代韩
2010-05-04 10:39

中国的茶祭风俗

  在我国五彩缤纷的民间习俗中,"茶"与丧祭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无茶不在丧"的观念,在中华祭祀礼仪中根深蒂固。 祭祀用茶早在南北朝时梁朝萧子显撰写的《南齐书》中就有记载:齐武帝萧颐永明十一年在遗诏中称:"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果、茶饮、干饭、酒脯而已。" 以茶为祭,可祭天、地、神、佛,也可祭鬼魂,这就与丧葬习俗发生了密切的联系。上到皇宫贵族,下至庶民百姓,在祭祀中都离不开清香芬芳的茶叶。茶叶不是达官贵人才能独享,用茶叶祭扫也不是皇室的专利。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在较大程度上保留着以茶祭祀祖宗神灵,用茶陪丧的古老风俗。 用茶作祭,一般有三种方式:以茶水为祭,放干茶为祭,只

站内搜索

茶与礼仪

2010-05-04 10:08

茶话会

  茶话会是近代世界上一种时髦的集会。它既不像古代茶宴、茶会那样隆重和讲究,也不像日本“茶道”要有一套严格的礼仪和规则,而是以清茶或茶点(包括水果、糕点等)招待客人的集会,有时也用于外交场合
2010-05-04 10:07

以茶敬客

  我国是札仪之邦,客来敬茶是我国人民传统的、最常见的礼节。早在古代,不论饮茶的方法如何简陋,但它已成为日常侍客的必备饮料,客人进门,敬上一杯(碗)热茶,即表达了主人的一片盛情。在我国历史上
2010-05-04 10:05

敬茶之礼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义之邦,无论贫富,大凡家有客至,以茶待客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待客用茶应做到:茶叶质量好,沏茶水质好,茶具质地好,泡茶调制好,待客礼貌好。 如在华北、东北,老年人来访
2010-05-04 10:04

茶礼史记:茶会的兴起

  在我国,以茶待客的礼仪由来已久,据文献记载,江南一带,在两晋、南北朝时,“客坐设茶”,便已成为普遍的待客礼仪。到唐朝,它更发展为全国性的礼俗。如刘禹锡《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吟:

茶与婚俗

2010-05-04 10:31

茶与婚姻:喝茶定终身

  茶性纯洁,茶树多籽(子)这两个特性暗合了中国人的传统观。因此,在民间婚俗中,汉族人常以茶象征纯洁无瑕的爱情和多子多福,并应用于婚庆礼仪之中,作为“聘礼”和“彩礼”。 湖南浏阳地区有“喝茶
2010-05-04 10:29

民间婚姻中的茶俗

  拜堂(畲族) 行家(畲族) 新娘向长辈献茶(汉族) 献茶(畲族) 迎亲(畲族) 茶在民间婚俗中历来是"纯洁、坚定、多子多福"的象征。明代许次纾在《茶流考本》中说:"茶不移本,植
2010-05-04 10:28

闽台婚俗:三茶天礼

  在中国,茶与婚姻有着密切联系,早在明朝时就有"订亲茶"的记载。清代人福格在《听雨丛谈》卷八中说:"今婚礼行聘,以茶叶为币,清汉之俗皆然,且非正室不用。"与茶有关的婚俗,最有趣的当推闽南和
2010-05-04 10:26

中国少数民族茶与婚俗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不同的生活习俗构成了多姿多彩的茶与婚俗趣话。 云南拉枯族人,栽茶是好手,评茶也是专家。当男方去女方家求婚时,必须带上一包茶叶、两只茶罐及两套茶具。而女方家长
2010-05-04 10:25

茶与婚礼

  茶与婚礼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在缔婚中应用、吸收茶叶或茶叶文化作为礼仪的一部分。其实,茶叶文化的浸渗或吸收到婚礼之中,是与我国饮茶的约定成俗和以茶待客的礼仪相联系的。 男娶女嫁时,男方